南宫NG·28机器人概念尾盘异动拉升,斯菱股份涨超15%,北特科技、襄阳轴承、五洲新春、柯力传感等多股短线上扬。


南宫NG·28中国基础设施服务商龙头首程控股(697.HK)正在加速其科技化转型步伐。近年来,公司持续重仓机器人产业,在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等多个关键方向进行了系统性布局。在管理层看来,这是一场深度的产业变革,也是一次战略性的资本押注。首程控股董事会主席赵天旸在近日的一次公开交流中,系统阐述了公司在机器人产业的投资逻辑、成果及未来展望。
产业资本的长期主义 聚焦长期价值穿越周期
早在五年前,首程控股便开始关注机器人技术发展动向,并逐步将其纳入公司的长期战略框架之中。赵天旸介绍,2023年12月公司与北京国管合作设立百亿规模“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专门聚焦机器人产业早中期投资,旨在构建“投资+产业协同+场景落地”的一体化平台。
“我们不是‘追风’而是‘看趋势’。机器人是我们坚定看好的未来基础设施技术,周期长、门槛高,但一旦突破,其产业价值将极其可观。”赵天旸表示,首程的目标不仅是获取财务回报,更是通过场景优势与资本能力,推动机器人技术的真正商业化。
据了解,基金目前已投出多家代表性企业,包括银河通用(工业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四足/人形机器人)、云鲸智能(清洁机器人)、未磁科技(工业视觉)等,投资方向涵盖本体、算法、传感器与终端应用等关键领域。
打造“机器人+不动产”生态 以场景撬动产业闭环
在外界看来,机器人投资似乎与首程控股“不动产基础设施管理”的传统主业关联不大。但赵天旸指出,这正是首程的核心优势所在。
“我们拥有大量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空间资源,如停车场、园区等,这些都是机器人应用的天然试验田。”他进一步透露,公司已专门设立“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用于承担机器人销售、服务集成、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真正打通“投-研-产-用”闭环。
首程控股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康雨补充表示,机器人不仅是科技硬件,更是一种“空间智能化”的核心载体。“当机器人进入物理空间之后,不仅能提升运营效率,也为数据采集、客户触达提供了新的通路。我们希望在这一点上率先实现融合落地。”
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 下注“科技周期早期红利”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频频成为资本追捧热点。特斯拉、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均已涉足该赛道,国内如傅利叶、优必选、银河通用等公司亦在快速推进技术突破。
赵天旸表示,人形机器人虽然尚未形成成熟商业模式,但其技术密度与带动效应最强,具备“平台型产品”的潜力。“其难度极高,但也最能倒逼技术全链路协同。从芯片、算法、驱动、交互到制造体系,人形机器人是智能化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从产业节奏来看,人形机器人的“iPhone时刻”或许并不遥远。一些头部企业已有计划在2025年实现千台级交付,工业与专业场景的落地速度正在超预期推进。
“今天人形机器人落地难,就像2007年智能手机刚出来的时候。十几年后回看,它就是那个关键拐点。”赵天旸指出。
在投资策略方面,首程秉持“创始人驱动”的判断逻辑。赵天旸坦言,企业是否具备长期穿越周期的能力,核心看创始团队是否有产业深度、组织能力与认知格局。
“理想汽车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创始人有坚定的信仰与落地能力,公司在各个技术节点的判断都极具前瞻性。”赵天旸也直言,“我们当年对理想投得不够果断,希望在机器人赛道能投得更足、陪得更久。”
当前首程控股正同步推进“两个动作”:一是持续加码现有被投企业的后续轮次,与头部企业深度绑定;二是围绕核心零部件、传感器与高性能驱动等方向快速补位,覆盖产业链关键空白。
“我们关注的是长期逻辑与行业格局,而不是短期的收入表现。很多被投企业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尚未盈利,但那正是我们进入的最好时机。”赵天旸对媒体表示。
收益翻3倍 估值体系有望重塑
尽管机器人业务目前仍处早期,但赵天旸透露,部分项目已带来可观的账面收益,机器人投资基金整体账面回报已经超过3倍,并对公司整体资产回报率形成了支撑。首程在2024年延续高比例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超10亿元港币,持续释放股东回报。
市场关注的另一焦点,是首程控股是否会因机器人业务的推进而实现估值体系的切换。对此,赵天旸认为,“我们依然是一家服务中国基础设施管理的公司,但我们正在用科技手段去重构这些空间的价值结构。”他指出,未来若机器人业务形成稳定盈利模型,将具备科技型企业的估值锚点。
“资本市场会在时间维度上重新定价那些看得更远的公司。”他说。
结语:科技跃迁中的“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AI技术的快速突破,机器人产业正在进入“通用智能+自动执行”的加速通道。而首程控股正试图通过其独特的“场景+资本”模型,成为这场产业跃迁中的关键推手。
赵天旸最后强调,首程控股未来五到十年仍将坚定深耕机器人领域。“这不仅是一次投资,更是一场产业重塑。我们相信中国会诞生世界级的机器人企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他们背后最可靠的支持者。”

南宫NG·28今日机器人板块午盘继续活跃,截至13:42,机器人ETF(562500)上涨2.33%,机器人ETF(562500)持仓股中信捷电气上涨10%领涨,海目星、弘讯科技、新时达等个股跟涨。截止当前机器人ETF(562500)今日成交金额超7.8亿元,换手率5.65%,居相同标的ETF首位,市场成交活跃。
消息面上,黄山、华山、庐山、泰山、青城山等多个著名景区,相继引入了登山智能辅助产品——登山外骨骼、智能髌骨带、登山杖等,在五一假期期间助力游客登山。在泰山,游客只需支付80元/小时或98元/3小时,即可租赁“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登山。外骨骼机器人内置的AI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惯性导航模块,能在攀登陡峭的十八盘时自动调节助力强度,续航时间达8小时,为佩戴者节省30%至50%的体力。截至目前,景区100多台设备已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老年游客使用占比达62%。
资金流入方面,机器人ETF最新资金净流出5986.86万元。拉长时间看,近7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0.92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56亿元。规模方面,机器人ETF最新规模达136.86亿元,创近1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7。份额方面,机器人ETF近2周份额增长9.62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7。
开源证券指出,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结合外骨骼结构与机器人技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通过机械结构、驱动系统与人体运动系统耦合,实现对肢体运动的辅助、增强或康复训练。商业化早期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和军工,后续拓展至工业和民用领域。外骨骼商业模式呈现“场景分化、技术支撑、生态协同”特征,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2%。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主题ETF,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它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上市公司中机器人相关证券的整体表现。场外联接(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A:018344;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C:018345)。

南宫NG·28
截至2025年5月6日 13:52,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强势上涨2.03%,近3日涨近7%。成分股信捷电气(603416)上涨10.00%,海目星(688559)上涨7.13%,弘讯科技(603015)上涨6.38%,天准科技(688003),新时达(002527)等个股跟涨。机器人ETF(159770)上涨2.14%, 冲击3连涨。流动性方面,机器人ETF盘中换手3.83%,成交2.18亿元,净申购5000万。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30日,机器人ETF近1周日均成交2.49亿元,排名可比基金前列。
5月1日,智元研究院发布国内首款融合AI步态预测与力矩自适应技术的消费级外骨骼“踏山AsExo-TK1000”,官方售价9800元。“五一”假期CCTV-2报道青城山推出科技新体验,外骨骼爬山助力器和无人机送货系统同步投入使用,智慧旅游模式带来全新体验。青城山使用Hypershell旗下产品,该款外骨骼爬山助力器能够减少体量消耗30%以上,续航时间6-8小时,青城山租赁价格分为1小时30元、5小时99元。
开源证券分析称,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结合外骨骼结构与机器人技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通过机械结构、驱动系统与人体运动系统耦合,实现对肢体运动的辅助、增强或康复训练。商业化早期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和军工,后续拓展至工业和民用领域。无源外骨骼结构相对简单,完全依赖机械结构和材料特性提供助力,未来向轻量化和机械设计优化的方向发展。有源外骨骼集成了精密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动力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和场景通过软件编程等方式灵活调整助力模式和力度大小,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的动作和运动状态,但售价昂贵,未来向AI融合、能源突破、柔心/轻量化驱动的方向发展。外骨骼商业模式呈现“场景分化、技术支撑、生态协同”特征,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2%。
机器人ETF(159770)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规模方面,机器人ETF最新规模达56.14亿元,最新份额达63.28亿份。
资金流入方面,机器人ETF最新资金净流入879.55万元。拉长时间看,近7个交易日内有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5.28亿元,日均净流入达7536.5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ETF近5、10、20、60日净流率分别为7.14%、10.52%、20.46%、283.79%,均稳居同类第一。
截至4月30日,机器人ETF近3年净值上涨31.29%,排名可比基金第一,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28/1742,居于前7.35%。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4月30日,机器人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6.40%,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9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60%,年盈利百分比为66.67%。截至2025年4月30日,机器人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89%,排名可比基金1/5。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4月30日,机器人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27%,在可比基金中回撤风险较低。
费率方面,机器人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4月30日,机器人ETF今年以来跟踪误差为0.021%,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较高。
相关产品:
机器人ETF(159770),场外联接(A:014880;C:014881)。